3000張人臉照沖上熱搜:看完熱淚盈眶
3000張人臉照沖上熱搜:看完熱淚盈眶
過去五年間,85后女?dāng)z影師楊鑫走遍陜西省商洛市最偏遠的山村,免費為3000多位留守老人拍攝遺照。
(相關(guān)資料圖)
她將照片和幕后分享在社交媒體上,沖上熱搜:“看哭了,忘了多久沒回去了”……
山里的老人從不避諱死亡話題,個個盛裝打扮,露出坦然的微笑。
“很多老人一生只拍過兩張照片,一張是身份證照,另一張就是我拍的遺照。”
▲ 拍照中的楊鑫
▲ 遺照活動現(xiàn)場充滿笑容
七月中旬,一條跟隨楊鑫來到了遺照拍攝與分發(fā)現(xiàn)場,與她、90后00后志愿者、山村老人聊了聊遺照背后的故事和意義。
編輯:宋 ? 爽
攝影:付? ?聰
責(zé)編:朱玉茹
▲ 西川村排隊等待拍照的老人
七月中旬,正是商洛最炎熱的時節(jié)。不到早上十點,西川村村委會門口的小廣場上已聚集了四五十位老人,有的心急的甚至四五點就前來候著。
老人們翻箱倒柜找出最好的衣服和首飾“盛裝打扮”。附近沒有理發(fā)師,便嘗試自己動手修剪頭發(fā)??涌油萃莸陌l(fā)型,難以掩蓋老人們嘴角的喜悅。
▲ 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坐著輪椅來拍照
從城里來的一批年輕志愿者,要來免費為他們拍遺照。這可是村里的一件大事。
▲ 老人在楊鑫的引導(dǎo)下露出微笑
桿子和紅布架起的簡易露天影棚里,有的老人因為緊張,目光忍不住向兩邊瞟;有的老了肩膀硬,佝僂著上半身;有的牙齒掉光了,不好意思咧嘴笑。
“阿姨,您要是不笑,以后娃都不敢把您的照片擺出來?!薄澳啻竽昙o(jì)啦?都八十啦!怎么連皺紋都沒有?平時抹的啥?”“咱們拍照不收錢,也不上您家吃雞蛋!”
▲ 楊鑫覺得老年人就像孩子一樣,需要哄著
志愿者中,楊鑫總是那個嗓門最大、最愛開玩笑的。她在商洛一家媒體工作,拍攝過不少農(nóng)村題材的紀(jì)實照片,這場活動便是她發(fā)起、組織的?!昂芏嗬先艘簧椭慌倪^兩次照片,一次是身份證照,另一次就是我拍的遺照?!?/p>
第一次為山村老人拍遺照是在五年前?!拔胰ヒ晃晦r(nóng)村低保戶老人家送過冬衣物,桌子上放著一張A4大小的瓦楞紙板,白紙黑字地寫著‘某某某之牌位’,牌位前有燃盡的香。我問她怎么沒有照片?她平靜地回答我:‘山里人誰去拍照?’”
“我深受觸動,臨走前舉起相機為老人拍了一張照片。后來洗好送了回去,她特別開心,用干枯的手摸著照片,喃喃自語,‘以后不在了,留給孩子們看’?!?/p>
▲ 年輕人幾乎都去大城市打工,村里只剩老人和孩子
這樣的情況在當(dāng)?shù)夭⒉皇巧贁?shù)。商洛群山綿延,在脫貧攻堅前是國家級貧困縣。年輕人幾乎都外出打工,老人則被留在了大山里。
“之前拍過一個老人,他有5個孩子,都外出打工,一年回來一次。我問他,想不想孩子?他說,想,想了就視頻。但他自己不會打,只會點接聽,所以永遠都是等著孩子打過來?!?/p>
子女如果有心,會帶他們?nèi)フ障囵^拍張照片,如果忘記了,去世后就只能把身份證照放大作為遺像,但抵不過像素太差,幾乎看不清五官。實在找不到照片的,就在紙板或木板上寫上文字當(dāng)作牌位。
▲ 每次活動現(xiàn)場氛圍都非常熱烈
“我就開始組織大規(guī)模的拍照活動。最初申請的時候,我們自己心里也犯嘀咕,老人們會不會嫌晦氣,沒人來參加?沒想到反響相當(dāng)熱烈,登記臺都快被擠垮了,老人們還騎三輪車、騎摩托車、拉板車叫上家里人來拍?!?/p>
6年以來,楊鑫已在近30個村子組織過60場活動,拍過超過3000位孤寡、留守老人。
▲ 老人穿著破舊的鞋子拍照
照片拍完后,老人們通常不會立刻回家,而是呼朋喚友一起來拍?!坝写味伎炫耐炅?,一位老爺爺才匆忙跑到現(xiàn)場,鞋面和臉上全是水泥點。他難為情地詢問能不能插個隊,一會兒還要去工地趕工?!?/p>
“我邊收拾水泥點邊問,都這個年紀(jì)了怎么還干重活?老人回答道,能掙一點是一點,不給孩子們添麻煩?!睏铞位貞浀?。
村里的人不愿麻煩別人。但碰到身體太差、沒辦法下床的老人,志愿者們總是二話不說,直接親自到老人家上門拍照。
▲ 老人拿出蜂蜜招待志愿者
老人淳樸,邀請志愿者上家里“喝水”,也就是吃飯做客。“我們一般都會拒絕,如果去了,老年人要忙活一中午,還要拿出最好的東西招待。有次拗不過,去了一位老奶奶家,她不停地塞給我們核桃和餅,我們只好六七個人分了一個餅?!?/p>
拍照的氛圍通常是歡快的。但接觸的老人多了,偶爾也會感到難過。
“一位老人拍照時怎么也笑不出來。一問才知道,他的孩子不久前去世了,去世前還在現(xiàn)在拍照的地點拍過身份證照。我們聽說后,都背過去默默流眼淚。”
“還有老人拿來了已故父母的照片,問我們能不能修復(fù)。但這些照片又小又模糊,我們心有余而力不足?!?/p>
▲ 遺照分發(fā)現(xiàn)場
比起拍攝,山村老人最期待的,或許是苦苦等待一個月后,從楊鑫手中接過洗好的照片。
每次分發(fā)照片,楊鑫都會布置一個小小的展覽,喊上拍過的所有老人一起來看。在肖塬村的村委會門口,一百多幅12寸照片并排,紅色的背景映上金色相框,看上去有幾分壯觀。照片統(tǒng)一用工藝復(fù)雜的激光沖洗,不但立體感好,而且放得久,就算幾十年也絕對不會褪色。
▲ 村里老人很少有機會聚在一起
為何如此大費周折?“我這幾年跑農(nóng)村,最大的感受是,在政策扶持下,村里老人的生活環(huán)境大大提升,可他們卻始終很孤獨?!?/p>
“他們聚在一起的機會不多,每次見面都可能是最后一次。我希望能提供一個契機,讓他們能熱熱鬧鬧地聊會兒天?!睏铞谓忉尩?。
▲ 老人們互相比較誰的照片拍得更好
老年人圍在一起,“選美”似的互相比較誰拍得更好?!澳泐^發(fā)又黑,笑得又好看,以后走了,娃把你供在家里,看了就開心。”“拍照的時候叫你笑你不笑,現(xiàn)在沒別人好看吧?!泵總€人都笑開了花,完全不會想這是死后要用的照片。
“中國人謙虛,夸人只愛夸別人,但我也見過夸自己的。有人拿著身份證照片對比遺照,說還是遺照拍得好。還有人拉著別人說,你看咱倆一樣大。意思是,咱倆雖然年紀(jì)一樣,但你照得老,我照得年輕??捎幸馑剂??!?/p>
▲ 老人將裝著壽衣的箱子放在臥室
▲ 村中一戶老人為自己和老伴準(zhǔn)備的棺材。
從木材種類、花紋、漆的種類,全部由木匠上門個性化定制,價格不菲。
但像拍遺照這樣的重要的“小事”,沒人上門服務(wù),老人也不愿給孩子添麻煩,往往會被忽略。
楊鑫發(fā)現(xiàn),村里的老人其實對死亡的態(tài)度非常積極。很多剛滿60歲,就開始為自己準(zhǔn)備棺材、壽衣,直接擺在家里。這和蓋房子、結(jié)婚、生孩子一樣,是件大事。
“拍照時我們刻意不提‘遺照’這個詞,但老人們卻毫不避諱,甚至打趣說‘誰還不死了?總得留一張體面的照片放在柜子上。’”
“他們參加過太多場葬禮,知道自己離去的那天,走在最前面的是抱著遺照的孫輩,然后才是棺材。沒有一張體面的照片,是會被人笑話的。在生前親自把所有的東西都準(zhǔn)備好,甚至是把墓碑都修好,才能放心地走?!?/p>
老人們的生死觀,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楊鑫的生活態(tài)度?!八麄兡軌蛑泵嫠劳?,那我們?yōu)槭裁床荒苡赂业卣f自己想說的,做自己想做的,拒絕不想要的東西?”
▲ 從不會修掉皺紋、老年斑、白發(fā)
后期修圖時,楊鑫從不會修掉皺紋、老年斑、白發(fā)等“歲月的痕跡”,但也有例外。
“山里的老人們?yōu)榱瞬唤o兒女添麻煩,很少去醫(yī)院,很多病拖著拖著就落下了病根兒。有次拍的老人就是因為眼睛患疾病沒去治,熬到最后甚至沒了一只眼睛。我就悄悄說,叔,我給你把眼睛修得跟原來一樣?!?/p>
“等照片洗出來,他認真盯著照片看了好久,那僅有的一只眼睛濕潤起來。也許他沒想到,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自己完整的樣子。”
▲ 小男孩一眼認出了爺爺
老年人的欣喜中也帶著些許遲疑,這么好的照片,真的一分錢也不收嗎?向志愿者反復(fù)確認后,才放心取下照片。
“山里的老人都被騙怕了。以前有人開面包車來說免費拍照,結(jié)果是直接把人臉拙劣地PS到另一個西裝革履的人的頭上。照片免費,相框要單獨收幾十塊錢。而且質(zhì)量也不好,幾個月后就泛白了,五官都看不清?!?/p>
楊鑫記憶最深刻的,是一位還沒拿到遺照就去世的老人?!八睦习樵谡掌瑝κЩ曷淦堑刈邅碜呷?,突然低下了頭,傷心地哭了起來。上前一問,才知道他在上個月剛剛?cè)ナ?,連遺照也沒來得及用上。我心里很自責(zé),急忙走到老人身旁,安慰她,說現(xiàn)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照顧好自己,多享幾年清福。那一刻,我覺得我們應(yīng)該快一點,再快一點。”
“還有一次,一位老人來領(lǐng)遺照,一臉苦笑。我上前安慰他,把照片拿回家給孩子看,他們肯定喜歡。我話音剛落,他就立馬哭了出來。后來聽村里的人說才知道,這位老人無兒無女,拍照不是留給后人,只是為了證明自己來過這個世界?!?/p>
▲ 拍照前為老人整理儀容
楊鑫的拍遺照項目,也吸引了不少90后、00后志愿者的參與。拍照前,他們會先為老人們擦干凈衣服上的塵土,用噴壺、梳子把頭發(fā)梳得整整齊齊。老人沒有條件經(jīng)常洗澡洗頭,看著志愿者指甲縫中的黑泥,心中略帶愧疚,“比我親兒子親女兒對我還好?!?/p>
▲ 老人耳朵背,李燕也從來不會不耐煩,一直笑呵呵的
團隊骨干中年紀(jì)最小的李燕,前前后后參加了十幾次活動,至少為2000位老人拍過照。“十年前我姥姥去世時,我特別傷心。但山里老人的生死觀讓我更加釋然了,活著的時候要好好活,走到最后那一天也沒有遺憾?!?/p>
在她看來,老年人就和小孩子一樣。“他們也喜歡穿新衣服,喜歡拍照片,只是很少有那個機會。”
▲ 志愿者帶著讀小學(xué)的兒子參加活動
98年的牛晨暉,在參加活動后,對老年人的需求更加了解了?!袄先藗兤鋵嵑芸释c其他人去交流。延伸到我的生活中來,我會在生活中給長輩多打打電話,和他們交流?!?/p>
曾經(jīng)還有90后志愿者在拍照后,紅著眼框擁抱了一位老奶奶,一問才知道,老奶奶長得像她已故的姥姥。每次參加活動時,她都希望碰上和姥姥長得像的人,能夠再抱抱對方,寄托自己的哀思。
▲ 楊鑫的社交媒體
社交媒體上,楊鑫拍攝的遺照也戳中不少年輕人的心?!跋霠敔斈棠塘?,今天一定要給她打個電話”,“看哭了,忘了多久沒回去了”,“回家了也要和家人合照”。
“有位年輕人看了我們的視頻后,才知道自己父母的遺照是我們拍的。他很欣慰地留言說,現(xiàn)在老人的身體已經(jīng)很不好了,感謝我們在老人精神的時候拍了照,他今后在看到照片懷念老人的時候,記住的永遠都是幸福美滿的樣子。”楊鑫告訴我們。
不好的評論也有。“有人覺得為老人拍照太殘忍。但其實老人們最害怕的是被遺忘,活了幾十年連一張照片都沒有,才是最大的殘忍。甚至還有老人想出錢讓我們多洗幾張,幾個孩子一人拿一張?!?/p>
“還有人留言說,你們一天能掙幾千塊錢吧?但其實我們從來不收費,活動的錢都是網(wǎng)友、基金會或義賣時一分一分籌來的,擺攤時還被城管追過好多次?!?/p>
常年駐扎在鄉(xiāng)村,楊鑫學(xué)會了和老人的相處方式:“要臉皮厚,先找一個點去夸他們,聊開了,他們就會自己找話題”。
除了籌款工作,五年間的困難也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楊鑫平時有正職工作,只能在休息時或請假來拍照;一次送照片途中,她遭遇了車禍,小轎車被水泥罐車推出10米,車門被完全攪爛;有次舉辦活動時,母親突發(fā)心梗,她從村里開車匆匆趕到時,母親已經(jīng)躺在了手術(shù)室里。
但她從未想過放棄。“我會堅持下去。雖然我只是普通人,但我會在能力范圍內(nèi),能多舉辦一場就多舉辦一場,能多拍一張就多拍一張?!?/p>
▲ 楊鑫在大學(xué)時期用膠片相機拍下奶奶的小腳。
老師讓她用大畫幅去拍,參加影展。
可惜還未拍成,奶奶就去世了
至今為止已為3000多位老人拍過遺照的楊鑫,記憶中卻從未留下已故爺爺?shù)娜菝病?/p>
“爺爺去世的早,我從沒見過他。在奶奶的描述中,他是一位赤腳醫(yī)生,還會做豆腐,總是挑著擔(dān)子邊賣豆腐邊幫人看病。而當(dāng)我問起爺爺長啥樣時,奶奶卻說,沒有照片,不太記得了。”
或許是對此感到遺憾,或許是渴望留下重要之人的容貌,楊鑫在大學(xué)時用膠卷相機為奶奶拍下了一組遺照——白發(fā)蒼蒼的奶奶站在老房子的土墻下,笑意盈盈。奶奶過世后,楊鑫??粗掌貞浲?,比如奶奶養(yǎng)過的第一只小貓,黑白的,很調(diào)皮,喜歡在農(nóng)院的柱子上磨爪。
▲ 村里外來拜訪者少,老人目送志愿者離開, 遲遲不肯回家
楊鑫在鄉(xiāng)村長大,她帶我們來到兒時生活過的山頂,在修鐵路前,這里有一座牛棚和一大片柿子樹林。她懷念過去的時光,思念已逝的親人,卻也因當(dāng)下有親友陪伴左右而感到幸福。
“我想說的是,你不必回頭,只需要時常側(cè)身轉(zhuǎn)頭,就能看見,愛你的人一直就在身邊?!?/p>
關(guān)鍵詞: